一年一度的蓝城镇长日,带着蓝城在小镇探索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,怀揣着“让世界更美好”的心愿,潜心耕耘着“飘落人间的天堂”。
1月23日,2021第五届蓝城镇长日如期而至,以“与城市·共乡村”为主题,于线上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镇新提案。
五年深耕 美好与共 五年生长,蓝城跨越山川湖海,美好与共,把小镇的种子撒到全国各地。截止2020年12月底,蓝城已进驻全国22个省及直辖市,115个地级市,营造403个美丽家园,其中有89座小镇在神州大地上落地开花。
“这是一份徐徐铺展的蓝图,也是蓝城推动美好生活的梦想果实。”在蓝城集团副总裁杨吉女士娓娓道来中,每一个地域不同、人文背景各异的小镇,都携带着蓝城的共同基因,围绕“镇长”生活服务体系,编织着大同的生活理想。
比如杭州桃李春风,那是“种桃种李种春风”的当代范本,是盛载家人文化的梦田;比如嵊州越剧小镇,它是属地文化的有声博物馆,是具有当地人向心力的家园;再比如溧阳悠然南山,那是保留原居民的宏大田园叙事诗……所有这些小镇都寄托了一个梦想:美好生活。
而这一切,对于蓝城而言,正如宋卫平董事长所言:“小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奇妙又有价值的社会实践。”
在这场有价值的社会实践中,蓝城小镇秉持“比城市更温暖,比乡村更文明”的理想,在创造小镇美好生活的同时,思考着能否将这种美好反哺于城市,并深入乡村改造,向着“与城市共温暖,与乡村共美好”的新愿景迈进。
与城市共温暖 小镇,不仅仅是在打造心灵原乡,还是带动乡村和城市的节点,它探索有价值的在地表达,实现城乡的共享与融合。它从城市与乡村之间开始,努力寻找理想家园,未来可能也会变成大都市的一部分。
因循着这样的思考路径与发展观,蓝城进而尝试以小镇的理念、小镇的团队,打造城市作品,展开了城市开发的全新探索。
2019年,首先落地了位于杭州之江的陶然里。作为中国同城颐养新典范,陶然里以“友好、社交、开放、关怀”四大理念系统,营造一个混龄、无界的当代活力颐养园区。
2020年,又在杭州青山湖畔打造了桃李湖滨,聚合城市湖区资源、小镇生活服务、创新美学建筑,为杭州献上一座城市版的理想梦田。
从小镇到城市,其中最为高度统一的,就是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。
蓝城建立的“镇长”生活服务体系,包含健康、教育、产业、商业、物业五大板块,从柴米油盐到颐康养护,以及不计其数的各项生活要素,在小镇的多年实践中厚实积累,并内化为项目开发的种种标准和“习惯”。那么返回城市后,这些“习惯”得以让蓝城把城市作品的重心放在了生活服务,形成与传统房产巨大的价值差异。
因而,可以说,陶然里和桃李湖滨的核心价值和运转规律,与几百公里之外的溧阳、宿迁等乡村建设,是高度统一的。
与乡村共美好 小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社会体,而它的母体,正是乡村。因而,乡村振兴,之于蓝城的小镇事业,是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及运营格局。诚如宋董指出的:”惟有通过小镇,乡村才能够享受城市文明中的基础配套设施、生活配套设施。“
本届镇长日,蓝城集团总经理助理葛丽萍女士、蓝城悠然南山项目执行总经理姚克荣先生,以乡村耕耘者的身份,与大家分享与探讨。
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,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,营造一幅美好的乡村景象。蓝城认为,其中没有任何捷径可以投机取巧,首先就是修路、架桥、新建或改造农居。
作为一个农旅复合型小镇,悠然南山在营造大范围田园景观的基础上,建设以果园、农庄等为特色的新型村落,以吸引更多具有乡村情怀的城市人群,投身美丽乡村振兴事业。
而宿迁、义乌等地的农居改造工程,曾一度刷爆社交媒体,则是在宋董关于“保障房品质要求必须大于等于商品房”的严苛准则下,尊重历史与风俗、尊重品质与责任、尊重自然与乡村的实践成果。
乡村振兴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房子代建。要想让乡村焕发活力,就必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,也必须让这里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。
站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,蓝城统筹考虑“生活、生产、生态”三生问题,充分解决“农民、农业、农村”三农问题,探寻一条可示范、可复制的乡村振兴路径。
后记 在时代更迭中,小镇与城市、与乡村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,关于小镇发展理论的深度研究和实践也还将持久生长。
在“镇长”生活服务体系的支持下,构建小镇美好生活的原型,让更多的人感知小镇价值,并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,这是蓝城镇长日跨越五年的坚持,也将和中国小镇继续走下去……
——共 [1] 页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