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专家称,虽回暖为“局部现象”,但楼市分化正在发生。一二线城市房价长期看好,三四线逐渐衰弱。
事实确实如此吗?
一、房价分化未必与城市能级直接挂钩
按照专家观点,大城市人口虹吸效应持续存在,且人口流入有增无减,这首先保障了购房需求的持续旺盛。其次,大城市基本面更加成熟,产业更加先进与发达,经济实力是购买力的直接来源。而弱三线城市与四五线城市,人口呈持续流出,产业结构要薄弱得多,房价上升缺乏明显动力。
这个逻辑对吗?没有错,比如我们目前看到的鹤岗、乳山,就是典型的既成事实代表。但这个逻辑也未必全对。我们判断一个城市的房价走势,一定不能忽视一个最重要的特征:人口增长率。这与人口流出并不是同一个概念。
比如人口大省河南。河南是一个劳务输出型省份,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巨大,这便是所谓人口流出较大。
按照专家以上观点,那河南一些经济偏薄弱、人均收入偏低的三四线及五线城市,房价应该保持不变或下跌才对。但实际并非如此,河南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相对比较坚挺,甚至不乏上涨现象。
原因很简单。
1、 即便人口持续净流出,河南几乎每个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却是正的,因为出生量大于流出量。这首先提供了人口基数的保障。
2、 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挣钱后,相当比例人群会回到家乡城市置业、落户。原因一部分来自于“落叶归根”,更大一个原因则是本地房价相对他们在外地获得收入而言,并不高,这个房价收入比是十分健康的,买房也不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。
所以,这样的城市,虽本地产业确实不够发达,缺乏足够就业前景,但人口基数与外地务工收入水平,一定程度上使房价拥有了足够的购买力基础与上涨空间。
因此,房价按照一二线、三四线这样一刀切的说法,是显然不对的。
怕部分读者不明白这段文字用意,就直说了:我们假设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白一二线房价才有未来这个道理,于是纷纷寻求进入一二线城市买房。那有没有可能反而会出现什么逆向结果呢?
二优质城市房价一定“只涨不跌”吗?
很多专家称:优质城市或城市群的房价长期看好,并从时间维度看“房价是不可能跌的”。
这个判断看似天衣无缝,无论经济、人口、产业这些支撑点都在那摆着。但事实确实如此吗?
来看环京经济圈的两个案例:燕郊与霸州。18-19这两年,燕郊从最高4万大跌到1万多,霸州从18000跌到8000。但按照专家逻辑,这些板块房价应该持续上涨才对。
原因在哪?
我最近看了很多专家、自媒体关于房价走势的判断,包括我自己也分析过。
但区别在于:有多少人亲自操过盘?定过价?涨过价?
作为一名曾经的超十年地产操盘手,我来讲讲房地产定价这门与众不同的“定价模式”。
之所以说与众不同,是因为房价除了受市场竞争、供需、政策这些外部因素+户型、配比、小区环境、楼栋位置、不利因素、成本、净利润这些内部因素之外,还有很多“独特”的因素。
比如“地段潜力价格权重”、“配套潜力价格权重”、“品牌价格权重”、“热销与否价格权重”。
说直接点就是:楼市个盘的定价是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在内的,项目操盘人会卖“预期”、卖“形势”、卖“炒作”。
比如燕郊,房价值不值4万?一定值,地理位置、政策导向、人群效应都在那放着,但绝不是17年就值4万。但地产操盘人在操盘过程中,不断利用规划、舆论制造、热销制造加上阶段供求不均,一轮接一轮的提高定价直到4万。
最终因价格过热,三限调控政策一出,泡沫快速被挤出,房价应声而跌,市场急转直下,并难以恢复元气。最后阶段进场的人,则最终被套牢,于是我们也看到了近期有人0元抛售燕郊的房子。
所以,专家、自媒体大V们分析的没有错,优质板块房价长期确实看涨。但他们忽略了“操盘手”早已提前把价格涨幅空间给用掉了、甚至是透支了。一旦过热触发调控机制,反而有些地方未来会呈现下跌趋势。
买房,不是光看一点表层逻辑就有用的。欢迎关注我,带给你不一样的楼市分析。